上项目 促发展 | 沧州:汽车的“眼睛”来福造
2017年我国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约46%,初步扭转了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势头。
据了解,全市首批策划的12个水美城市水利综合项目,估算总投资达288亿元。有些小流域水是黑糊状的,流都流不动。
南平还创新提出水美城市建设,各县(市、区)相继推出水美城市建设项目。南平市有关负责人表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不仅是造福子孙后代的环保事业,也是加快闽北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据今年5月份监测数据显示,南平市境内3条主要河流27个水质评价断面总体水质状况优,I~Ⅲ类水质比例100%。郑君健、吴万土等3户年轻退养户瞄准小龙虾养殖,投资350万元成立辉腾农业有限公司,走生态立体养殖路子。作为全省生猪养殖重点区域,南平市延平区生猪存栏高峰时达400余万头。
小龙虾生长周期两个月。去年3月,他们全部拆除猪场,拿到补偿费,可往后靠什么生活,他们曾一度迷茫。(四)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进展情况6月11日开始,组成200个督查组,对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开展督查,拉开了今年蓝天保卫战的序幕。
总书记讲,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三)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督查进展情况2018年5月20日-6月2日,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2018年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第一轮专项督查。新闻发布会由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生态环境部环境监察局田为勇局长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强化督查有关情况。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中提到,要精准施策治理污染,那此次启动的新一轮重点区域强化督查,与之前的督查相比较,有哪些创新和特点?田为勇:谢谢央视的记者,去年我们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大气强化督查,从去年一年的督查中我们建立了清单,解决了很多问题,特别在对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的落实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发现的问题,直接交办地方政府,采用排查、交办、核查、约谈、专项督察的五步法,压实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责任,推动解决一些长期解决不了的硬骨头问题。
2018年3月,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联合水利部印发《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印发《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田为勇介绍,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核心内容是工作重心和工作思路的转变和调整,从过去生态环境部主要抓宏观政策,抓顶层设计,转变为既抓宏观政策,又抓微观落实。今年是以县(市、区)为中心,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的531个县(市、区),派驻约290个左右督查组,每个督查组负责1至3个及以上县(市、区),深入一线开展督查。共抽调全国27个省(区、市)执法骨干1426人,组成273个专项督查组,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和群众投诉举报等多种渠道报送的3991个清单内问题,发现清单外问题2260个。
督查结束后,督查人员还要签《强化督查期间遵守纪律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自查表》并报备。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确定了三个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部正在组织全系统力量,以攻城拔寨之气势对各重点领域合力攻坚,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而不懈奋斗。我们从全国环境执法大练兵中调选精英组成调度指挥部(专项办),负责调度督查组活动。
督查中,我们会在微信群对督查人员三天一提醒。6月,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近期将正式印发。
对工作中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严惩不贷。截至5月底,生态环境部已对问题严重的111个案件进行部级挂牌督办,对于其它一般性的1197个问题进行省级挂牌督办,并以督办函的形式向问题所在地市县两级政府交办。
从5月7日起,生态环境部先后启动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清废行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蓝天保卫战等专项督查,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他还表示,京津冀2+26个城市所有45米以上的烟囱,已全部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并且和环保部联网。在5月18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一)突出重点。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我在办公室随时可以看到高架源的排放情况,这项工作在去年5月份之前完成,京津冀2+26个城市所有45米以上的烟囱,已全部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并且和环保部联网。
去年我们是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为中心,派驻28个督查组开展督查。从监控数据来看,钢铁行业数量不是很多,大概占到了全部高架源企业的10%左右,但是排放量占到了全部高架源企业的三分之一。
督查前,派出单位会做廉政教育,督查组成员签署廉政承诺书。通过联网数据,可以随时看到每一个企业的排放情况以及监控设施的运行状况。
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对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详尽安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首先要抓好顶层设计,其次要抓好督查落实,再有就是要有一套正确的策略和方法。
专项办会向各督查组提供问题清单,对督查区域内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对全部1308个问题通过部网站、中国环境报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关于采矿行业,从生态环境角度来说,现在暂时还不会列为强化督查的重点,主要还是在用煤这个环节会产生大量的污染,这里以电力行业为例,电力行业的排放量在京津冀2+26城市占到20%。田为勇还强调,随着国家管理越来越严,标准绝对不会只在重点区域用完以后就不用了,合适的肯定还会推广。
目前,各地正按照清理现场,查清来源,依法处理非法倾倒企业和严肃追责问责四个方面要求积极整改中。重中之中是打赢蓝天保卫战。
去年抽调地方及部直属单位约8000人次参加督查、巡查和特别行动工作。其他行动方案正在稳步有序推进。
今年督查分三个阶段,各阶段督查重点将有所侧重,比如:6-7月重点是回头看。以问题为导向,生态环境部直接指挥,全面发现问题。
5月,印发《关于聚焦长江经济带坚决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专项行动方案》《全面落实2018-2020年行动方案》。今年将调集3万人,参加攻坚战,重中之重还是蓝天保卫战,3万人当中有1.8万人是围绕着蓝天保卫战开展工作的。以矿山、绿地和扬尘综合整治为重点,优化用地结构。(一)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行动进展情况从5月7日开始,分三批开展督查,第一批督查对8个省(区、市)20个城市开展督查,共督查458个黑臭水体,确认其中26个未消除黑臭,同时新发现黑臭水体242个。
七个标志性战役和四个专项行动每日发布督查进展情况和发现问题清单,曝光突出环境问题,组织现场采访和深度报道,采用多种形式共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经过现场核实,发现存在问题的有1308个。
第一轮次督查到6月24日,发现2690个问题。大家知道,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7场标志性的战役。
既抽调执法人员,又抽调管理人员、科研和专业技术人员,调集全国业务骨干,集中兵力,合力攻坚。我们用热点网格结合地面的小微站,小微站有一个黑匣子,一般挂在屋角或者通讯杆子上面装上,结合移动式的监测的遥感器,这样基本上可以锁定一个地区的污染变化情况。